任正權每天都要書寫作品。
任家大院成為百姓大舞臺。
環境優美的生態院落。
山村巨變產業興,綠水青山笑盈盈;小康生活樂事多,一到農閑歌舞升,快樂如同城里人……
近日,記者走進黔江區石家鎮滲壩村5組,小地名叫大巴坪的農家大院,大院的主人任正全用話筒高聲唱起自編當地發展變化的山歌。
據介紹,任正全無私奉獻,全力助推鄉村文化振興工作,他除了自編山歌教村民傳唱,他還以寫詩詞、對聯的方式歌頌黨的惠民政策:百姓歡,形勢好,無邊景色田野上,黨恩春風沐山鄉;觀萬紫,賞千紅,美景萬里堪吟誦,山鄉勁吹文明風。他被當地百姓親切地稱為快樂的“農二哥”。
愛學習成一名書法家
今年61歲的任正全,不僅是村里的文化人,還是村里一個助推文化振興的創建人。近年來,他將自己的住宅改建成村民健身娛樂的“文化大院”。當地村民在他的引導和培訓下,從滲壩村走出很多“農民書法家”,黔江區文旅委將他家命名為“文化中心戶”。
“我父親是一名教師,寫得一手漂亮的毛筆字。從6歲開始,我就跟著父親學練毛筆字,在父親的細心指導下,逐漸對書法產生了濃厚的興趣?!比握f。
1977年,任正全初中畢業后,經組織推薦,成為當時石家公社的一名電影放映員,這一干就是16年。其間,他利用空閑時間,苦練書法,后來得到黔江有名的書法家鄧君木的指導,學習楷書、行書、草書、隸書等技法,從此進入書法天地。
1998年,任正全回到了滲壩村務農。除了每天下地勞動,休閑時間他全用于練習書法,把書法當成一種娛樂,幾十年如一日從不間斷,最終成為一位名副其實的書法家。他現為重慶市書法家協會會員、黔江區書法家協會副主席,并受聘于重慶市農業學校擔任書法教育導師。
“作為一名邊遠山區的農民,受聘于重慶農業學校的書法教育導師,我感到自豪?!比握f,他是2019年受聘的,現3年期限已到,學校還要續聘,他每個月會去給學生講4節書法課,學校的師生都特別尊重他這位從農村走出來的老師。
把大院當成百姓舞臺
任正全家的大院,是上世紀五十年代修建的全木結構的房屋,正面5間房,兩邊廂房各3間向前延伸,呈“凹”字型,也稱撮箕口建筑。房屋四周綠樹環合,四時有花果飄香。整個院落建筑面積400余平方米,樓上樓下共有大小房間25間;整個階沿的臺階全由長方體的青石板鋪成“萬”字形,接縫銜接緊湊,可謂滴水不漏;寬敞的水泥院壩占地160余平方米,院壩栽有月季、秋菊、桂花、萬年青等多種花卉名木。
寬敞明亮潔凈的農家院落,室外的板壁和廊柱上,隨處都能看到懸掛和張貼關于家風家訓的書法作品;室內設置有農家書屋、書法室、音樂廳;階沿的石柱凳是精美的石雕,院壩安放有方便群眾健身的乒乓球臺等,當地村民把這里稱為“文化大院”。
近年來,任正全在區文旅委、區文聯的支持下,用自家閑置的房屋建起了農家書屋,寬敞的水泥院壩搭建起百姓大舞臺,自己掏錢購買音響等設備,為居住在附近的村民提供一個飯后茶余讀書聊天、歌舞健身的群眾文化陣地。
“這處文化大院是根據村民不同年齡和愛好而建的,喜歡下棋的有棋牌室,喜歡看書的專門有間書屋,喜歡打乒乓球的有球臺,喜歡唱山歌、民歌、老歌和現代歌曲的,都可以拿著話筒無拘無束地唱起來?!贝迕裥旖B洪說,只要是下雨天,或是晴天的晚上,附近的村民忙完活路后,都喜歡來這里消遣。
助力鄉村文化振興
“拿起鋤頭是農民,放下鋤頭是藝術家”。當地男女老少形容他是個快樂的“農二哥”。在他的指導下,滲壩村先后走出10余名“農民書法家”。每到周末和寒暑假,附近很多留守兒童,都來拜師學藝。任正全不僅免費教孩子們學習書法藝術,中午還要供孩子們吃喝。
采訪中,石家鎮黨委宣傳委員鄧江濤說,在我們石家鎮滲壩村任老師家的文化大院,不僅是村民的文化娛樂場所,還是一個培養農村人才的搖籃。這里的活動極大地豐富了村民的文化生活,營造出滲壩村濃厚的文化氛圍。
每年在春節前夕,任正全從臘月上旬就開始忙碌,除了義務參與區文聯組織的送春聯下鄉活動外,他還自籌紙墨,20余年堅持書寫春聯,免費送給滲壩村的村民。每逢黔江區舉辦大型文化活動,他應邀積極參與,并登臺獻藝。多年的無私付出,也讓他收獲了許多榮譽和認可:2016年8月,黔江區文化委為任正全家的大院授牌為“文化中心戶”;2017年,任正全被評為黔江區“十佳文明市民”;2018年,任正全被評為黔江區“德馨鄉賢”;2019年評為“最美黔江人”。
“原來脫貧攻堅,農業產業分頭并進,村民摘掉貧困帽;如今在鄉村振興工作中,滲壩村的產業變多了、生態變好了,文化也振興了?!比握f,村里文化活躍了,村民素質提高了,生活也更加有活力了。
(記者 李詩素 文/圖)